香港充氣“大黃鴨”因“漏氣”一夜成名后,一只迷你版“大黃鴨”也在梅江一湖面上亮相。借助著六一兒童節的“檔期”,山寨版“大黃鴨”在武漢、東莞等國內多個城市迅速“繁殖”。其簡單照抄的背后暴露了功利浮躁和貧乏創新的無奈。
“大黃鴨”讓玩具廠商找到了新商機,目前不僅出現了“高仿版”,而且由此衍生的毛絨玩具、床單被罩都開始流行起來。搜索淘寶網發現,有近50個廠家可以制作“大黃鴨”,其中產品銷量高的一家充氣模型廠擁有多家淘寶店鋪,30天內共成交23個訂單。此外,在淘寶網上鍵入“大黃鴨”,共搜索出2285件寶貝,多是“大黃鴨”造型的毛絨玩具。其中成績好的一款月銷量達2187件。
查閱資料發現,“大黃鴨”的創作靈感來源于“近三萬只小鴨漂浮于海面隨波逐流”的場景。荷蘭設計師霍夫曼的“大黃鴨”表達了“文化的公共性、童年記憶、純粹的藝術以及拒絕商業化的精神”,這個巨型充氣橡皮鴨從2007年開始周游世界。面對中國山寨“大黃鴨”的出現,“大黃鴨之父”霍夫曼近期則公開表示,“這顯示了對于信任的缺失。”他也從側面表達了,中國內地的“大黃鴨”不是霍夫曼授權的“真鴨”,也暗示了國內的“山寨鴨”實為侵權。
網友們也熱議:“毫無創意只是一味模仿,讓一只本來頗有內涵的‘大黃鴨’被山寨,誰又懂得創作者的憂傷?”山寨的背后不禁讓人感嘆,“國內為何‘孵不出’自己的‘大黃鴨’?”
如果您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,請留下你的聯系方式,我們馬上聯系您。